
1. 安装位置选择:
o 应避免安装在进料口正上方,因为物料下落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扰动,可能导致测量信号不稳定。比如在大型储料仓中,若安装在进料口正上方,物料倾泻而下激起的粉尘、气流以及物料堆积形态的快速变化,都不利于准确测量物位。
o 远离出料口,出料过程中物料的流动会使料面产生波动,同样影响测量精度。以筒仓出料为例,出料时靠近出料口附近料面会形成凹陷,这并非真实的整体料位状态。
o 选择料面较为平稳、无明显漩涡或剧烈波动的位置。例如在一些液体储罐中,液体的搅拌装置会使局部区域液体流动复杂,应避开这些区域,选择相对平静的罐壁附近安装,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测量信号。
2. 安装方式:
o 顶部安装:对于大多数常规的储罐或容器,顶部安装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安装时需*导波雷达物位计垂直于料面,这样才能*导波雷达发出的电磁波沿着导波杆或缆绳垂直向下传播,准确反射回来。若安装倾斜,会导致反射信号偏离预期路径,测量出现偏差。例如在小型的化工原料储存罐顶部安装时,通过水平仪校准,*物位计垂直安装。
o 侧面安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顶部空间有限或对安装高度有严格限制时,可选择侧面安装。此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安装高度,*导波杆或缆绳能够延伸到*低料位以下,同时避免物料对导波杆或缆绳造成刮擦等损坏。比如在一些大型的工业水槽侧面安装,要根据水槽深度和正常液位范围确定安装高度,使测量范围覆盖整个液位变化区间。
3. 导波杆或缆绳安装:
o 对于使用导波杆的物位计,安装时要*导波杆无弯曲、变形,连接牢固。导波杆的材质需根据测量介质特性选择,如在腐蚀性较强的介质中,应选用耐腐蚀的不锈钢材质导波杆。安装过程中,将导波杆与物位计主体可靠连接,并*其在容器内处于自由悬挂状态,不与容器内壁接触,防止信号干扰。
o 若使用缆绳,同样要*缆绳的垂直和顺畅,避免打结、缠绕。缆绳的长度要根据容器高度和测量范围*调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在安装时,要通过专用的固定装置将缆绳固定在物位计和容器底部或相应的固定点上,*其在使用过程中位置稳定。
1. 参数设置:
o 测量范围设置:根据实际容器的高度以及物料的正常存储高度范围,设置合适的测量范围。*度为10米的储油罐,正常液位在2 - 8米之间,那么测量范围可设置为0 - 10米,*能够覆盖整个可能出现的液位变化。设置测量范围过窄会导致超出范围的物位无法测量,过宽则可能引入不必要的干扰信号。
o 介质参数设置:不同的物料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这是影响导波雷达测量精度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测量介质准确设置介电常数。例如,水的介电常数约为80,而汽油的介电常数约为2 - 3,若将测量水的物位计用于测量汽油,而未重新设置介电常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可以通过查阅物料相关资料或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获取准确的介电常数数值。
o 输出信号设置:根据后续控制系统的要求,设置物位计的输出信号类型,常见的有4 - 20mA模拟信号、RS485数字信号等。如果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模拟量输入模块,就需要将物位计输出设置为4 - 20mA信号,并*输出信号的量程与测量范围相对应。例如,测量范围为0 - 5米,4mA对应0米,20mA对应5米。
2. 现场调试:
o 零点校准:在容器为空或物料处于*低液位时进行零点校准。操作时,通过物位计的操作界面或配套的调试软件,将当前测量值设定为零点。这一步骤*物位计在测量起始点的准确性,消除由于安装位置、环境因素等可能导致的零点偏差。例如在空的水泥储存仓中,进行零点校准,使物位计准确识别零液位位置。
o 满度校准:当容器内物料达到*高液位时,进行满度校准。同样通过操作界面或调试软件,将当前测量值设定为满量程。这样可以*物位计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线性度和准确性。例如在装满液体的反应釜中,进行满度校准,使物位计能够准确反映*高液位。
o 干扰测试与调整:在现场实际运行环境下,可能存在各种干扰因素,如电磁干扰、物料波动干扰等。观察物位计的测量数据,若出现波动较大或异常值,需要排查干扰源。如果是电磁干扰,检查周围是否有大型电机、变压器等设备,可通过增加屏蔽措施,如使用屏蔽电缆、安装金属屏蔽罩等方式减少干扰。对于物料波动干扰,可适当调整物位计的滤波参数,使测量数据更加平稳。例如,在靠近大型电机的液体储罐中,安装屏蔽电缆后,测量数据波动明显减小,再通过调整滤波参数,使测量值能够更准确反映实际液位变化。
返回顶部